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回归罗浮山 以国学之名 以爱之名

时间:2023-06-02 14:35:43 | 浏览:23

Ⅰ 结缘:岭南文脉 医道仙山公元1094年,59岁的苏轼悄然抵达罗浮山下的园洲镇义合码头。栓船登岸,已是暮景忡忡了,四野环抱,河流和远方深黛如墨的山麓脊线,散发着无尽的魔力,冥冥中吸引却又感觉似曾相识。公元2015年,已到耄耋之年的国学大家

Ⅰ 结缘:岭南文脉 医道仙山

公元1094年,59岁的苏轼悄然抵达罗浮山下的园洲镇义合码头。

栓船登岸,已是暮景忡忡了,四野环抱,河流和远方深黛如墨的山麓脊线,散发着无尽的魔力,冥冥中吸引却又感觉似曾相识。

公元2015年,已到耄耋之年的国学大家曾仕强教授选址罗浮山,创办了一所覆盖国家标准、立足国学根基、具备国家视野的“未来式”学校,从此,罗浮山成了他日日夜夜的牵念。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一个人或一句诗,记住了一座山或是一条河流,亦或者一座学校。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很多人只读进去了“荔枝”却忽略了“岭南”,罗浮山只是起点,“荔枝”刚好穿针引线,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汇聚起来的“岭南文化”才是关键。

1971年9月的一天,刚过不惑之年的屠呦呦正处在科研的“困惑”里一筹莫展。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想到自己的名字与国学《诗经》的不解之缘,她决定用心阅读中医典籍,在阅读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时,“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话让她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终成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推动了中医走向了世界。

这座拥有8000万年历史的粤岳仙山,吞吐大千,包容万象:儒释道长期繁衍共存,中医文化,自然文化,历史文化,化学文化,红色文化竞相交织。一枚世界级的诺贝尔奖牌,引起外界对一部书、一个人、一座山的关注;一座深沉厚重的山,只抛出了一点,便引起了全世界的惊叹和喧哗。

曾仕强教授的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就坐落在这座山脚下。

Ⅱ趋势:越是国学的 越是未来的

2015年3月,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教授从台湾专程来到罗浮山,在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冲虚观为慕名而来的2000余众分享了一场《道德经》国学课。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国学的,越是未来的。

作为台湾智慧大学校长、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哲学荣誉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曾仕强教授可以说在国学教育领域一直是“领跑者”,曾有教育部一位干部问他:21世纪的教育如何匹配复兴的中国?

他的回答简约而不简单:创办一所中国式学校,培育具有国学根基与国际视野的未来人才。

我想在这之前,他办学的“初心”就已经萌芽了。

可办一所未来式学校,何其困难!接下来,他婉拒了诸多外出讲学的邀约,也不在乎世俗眼光怎么看,反复思考:一所立足国学放眼未来的学校要怎么办?如何办出品牌和影响力?

人到了一定阶段,都会不自觉产生一种社会责任。

记得有一次,北大中文系的钱理群教授在一次研讨会上批判:“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很显然,在这个共享和持续的社会,没有哪位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