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4 12:26:11 | 浏览:1291
通常,人们喜欢折腾,做大动作,造声势,从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然而,真正致胜的法宝,不用虚张声势,只是简单低调,自然而然就能达成。
本文分享一条国学智慧:大动不如小动,高手浑然天成。
什么是大动不如小动?
举个日常生活的例子:
有个人肚子很饿,他在路边买了一堆烧烤回家吃,吃饱了,心满意足。
另一个人肚子也饿,没什么吃的,他煮了一碗小米粥,就着馒头吃一顿,简简单单就是一餐。
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日积月累,你们猜会如何?
第一个人,不注意饮食,经常吃的是垃圾食物,路边烧烤的肉很便宜,大多是劣质的肉,吃进去以后,对身体有害无益,虽然短期内不会爆发。
肥胖,疾病,亚健康,根本原因,都是病从口入。
反之,有些人有自制力,不会胡吃海喝,就是吃简简单单的饭菜,反而对身体有益。
本质上,我们吃东西,是因为身体需要能量。身体需要什么,就应该吃什么。
现代人,全搞乱了,吃东西,是因为自己想吃,满足了欲望的需求,而没有满足身体的需求。所以越吃越胖,越吃身体越差。
我身边有好多胖子,一边乱吃,一边运动,减肥。还辛苦。
他们是大动。
我自己,就简简单单地吃,饮食节制,起居有常。花钱少,身体舒适,不费什么劲,我都有胖子们羡慕的清瘦身材和饱满的精神状态。
我是小动。
古人说,大道至简。真的是如此。
你做到了简单,很多事情,都会跟着简单起来。只需要小动,就可以胜过那些折腾大动作的人。
每个时代,都有智者。
当今之人,更是聪明绝顶,100个人里面,有102个人是聪明的,其中2个是过度聪明。
聪明,不等于智慧。
只有懂道理,并且,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才是智者。
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用行动,代替忧虑和想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压力,是人人都无法避免的。
与其忧虑,想太多,不如行动起来,就没有时间胡思乱想。
我以前写作时,没有稳定的收入,很是忧虑,害怕下个月交不起房租,担忧自己入不敷出。
想太多都没有用,只是徒增压力,让你心神不宁而已。
我让自己不要想,豁出一切,一心一意,做好自己每一天应该做的事。
应该写作,我就写作;应该看书,我就看书;应该锻炼,我就锻炼;应该做饭,我就做饭。
每一天,都按部就班,行动起来,当日事,当日毕。结果就越来越好了,忧虑,自然也就消失了。
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
很多事情,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要懂得知止。
一种是行动上的知止,一种是心态上的知止。
因为,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经历试错的阶段,很多我们以为正确的事情,真正实践以后,行不通,屡屡碰壁。这就是试错成本。
固执的人,会一错再错。
有智慧的人,会适可而止。
人做不到知止,最主要是心理原因:贪多、偏执。
该收不收,贪多,反而会把现有的资源,再砸进去,得不偿失。
无论是《道德经》,还是《易经》,都贵一条中心原理:中正,持平,不求盈满。
在鼎盛之时,及时知止,见好就收,否则,盈满以后,就是物壮则老。
最近,我每天都在实践写的这些东西,真正内化到意识的深处,身心合一,知行合一,克服天然的人性,形成一种全新的、本能的反应,最终到达浑然天成的境界。
以上为《易说瑾言》第24篇,共120篇,系作者的收山之作。读完感到受益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点赞、转发、评论。
作者主页专栏,有解读《易经》、《道德经》、《庄子》的国学文章,欢迎订阅。
专栏
自学易经:无师自通之“易”法
作者:易瑾还
¥99
1,924人已购
查看
通常,人们喜欢折腾,做大动作,造声势,从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然而,真正致胜的法宝,不用虚张声势,只是简单低调,自然而然就能达成。本文分享一条国学智慧:大动不如小动,高手浑然天成。1、明道者,从简。举个日常生活的例子:有个
【如何处理好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学会“接纳”“顺”我们要接纳身边的那个人,比如老公,有智慧清晰的看明白他就是一朵粉色的花,接纳他的样子,他只能是这个样子,别想着挑剔他,怎么不是红花的样子,接纳了后依然爱他,然后再慢慢引导他,他自然越来越好。
有网友给我留言说我把国学讲成养生国学是对国学的简单化,有的言辞还比较激烈,认为养生就是简单的几个体操动作,把国学和养生联想在一起很不合适。持有这样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在留言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的是含蓄,有的是怀疑。
“知希”可以理解为知书达礼、希世之才,江南易林认为“知希”适合作为女孩名字,寓意宝宝博学多才、智慧聪颖,能够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生活美好幸福。“君儒”可以理解为儒雅有风度的翩翩君子,江南易林认为“君儒”适合作为男孩名字,彰显男孩文质彬彬的气质,寓意宝宝勤勉好学、硕学通儒、品德突出、才华横溢。
国学至今还没有明确的定义,有学者认为凡是中国的文化学术都属于国学;虽然关于国学的定义还存在争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国学经典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国学经典浓缩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经过了岁月洗礼,
新生儿起名不仅是一门大学问,取名方法更是层出不穷。有些家长偏爱诗词取名,因为诗词有诗情画意之美;有些家长偏爱国学取名,因为国学充满文化内涵......不得不说的是,无论选择哪种取名方法,参考什么样的文学书籍,都是为了让宝宝有一个朗朗上口、寓
学习国学一般分两类,古时候就已经给区分好了八岁入学先学小学,十五岁以后才学大学。象诗词歌赋书法之类属于文化课属于小学范畴,可以满足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学四书五经,属于社会人文伦理学,古代政治哲学。
如果说,想要了解国学,那要如何下手?我这里把国学分成了两大类,一个叫“玄学”,一个叫“心学”。这里的心学与王阳明的“心学”不是一个,但又有些相同之处。王阳明的心学,讲的是“知行合一”,讲的是“致良知”,“博文”是“约理”的功夫,
中国的古典学问一般来讲是不讲分科的,儒者讲的是“万能博士”,也就是什么都懂,要是摸着哪一物不懂,可真是横竖睡不着觉,将自己视为“儒者之耻”的。曾国藩曾经将学术分为:1.义理,也就是义理之学。但是总着来讲,中国的学问者还是各有专长,各有专精的。
本文由江南易林宝宝起名原创思严出处: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概论-菜根谭“思严”选自菜根谭《概论》,这句话的意思是批评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不要过于苛刻,要考虑他能否接受。“景跃”在原句中是鸢飞鱼跃的意思,作为宝宝名字,更适合活泼开朗有志向的男孩,寓意宝宝人中龙凤、志向高远,能够奔得美好远大的前程。
“文”在此句中指的是有治理天下的才干,引申为知识渊博、文武全才。“望”本义是向高处、远处看,引申为希望的意思,寓意宝宝志向高远,有远大抱负。“长”指长久,引申为深远。“长”指长久,引申为深远。“长”指长久,引申为深远。
老子说:“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世间万物自有其存在的规律,而历史也在不断地前进。《尚书》作为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溯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有着“上古之书”的名称,其中不乏一些发人省醒的训诫之语,以及一些值得传承的历史文
中华上下五千年,为我们留下了众多不朽的国学经典。江南易林这里所说的国学经典是指《孟子》、《论语》、《大学》、《尚书》等文化经典。阅读经典,不仅增加自己的知识与文化素养,也能获得不少的感悟,能够为人生助益良多。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学习先人
《菜根谭》是一部对人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潜移默化力量的语录集,分为修身、应酬、评议、闲适、概论、补遗这六个部分。其内容多数是一些为人处世的警世格言,有一些家庭甚至每天朗读《菜根谭》十分钟,作为家庭文化的一部分,可见其明心见性的作用。
小清新的名字,如同清风、小溪,不仅自身纯净清凉,还能带给别人许多舒适和快乐。大智慧的名字,如同古诗文,看似不经意的几字,道出了深奥的道理。小清新的名字适合可爱灵动的宝宝,大智慧的名字适合聪明好学的宝宝,你想给宝宝取什么类型的名字,小清新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