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4 12:25:34 | 浏览:3032
国学既然是文、史、哲的综合和汇通,其课程设计上自然体现了这一点。来国学院读书,与文、史、哲学院的最大不同是要同时学习后者的相关内容。国学院的学科基础课中有“中国文学史”“中国通史”“中国经学史”“中国子学史”,正好是文、史、哲并重,不过我们没有开设“中国哲学史”,这是因为哲学乃舶来品,中国传统学术中没有可以直接与其对应的内容,改为“经学史”和“子学史”,正好体现了国学的特色。另外学科基础课中还包括“训诂学”“音韵学”,文字训诂是国学研究的基本功,也是学生将来从事国学研究的基石,如果这方面的基础训练不扎实,将来的国学研究与交流就会失去依托。著名学者周汝昌说过,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咬文嚼字”。学习国学切忌“好读书,不求甚解”,故音韵、训诂包括版本目录校勘等小学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学科基础课之外,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中主要包括经典研读,如“诗经研读”“周易研读”“左传研读”“礼记研读”“四书研读”“老庄研读”“史记研读”“汉书研读”“楚辞研读”“文心雕龙研读”“文选研读”等,这是国学的一个重要特色。此外还有专题研究,如“唐代女性文学研究”“宋词研究”“魏晋玄学研究”“宋明理学研究”“出土文献研究”“古代思想家研究”等,以及研究方法,如“国学研究方法”“研究指导课”等。如果说前面的通史类课程侧重于对国学某一领域的总体把握和贯通的话,那么经典研读和专题研究课程则是在具体知识领域的深入,这样就可以做到“面”“点”结合,既见“森林”又见“树木”。
有同学可能会问,在国学院要同时学习文、史、哲学院的课程,会不会任务过重,压力过大呢?这个担心是不必要的。国学不是文、史、哲的简单相加,国学院不等同于文史哲学院,国学院的课程也不是将文、史、哲的课程照搬过来,而是力求尊重我国固有学术的内在逻辑和联系,所以开哪些课不开哪些课都是认真选择的。
国学院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各种读书班,如《论语》读书班、《礼记》读书班、《老子》读书班、《庄子》读书班、《史记》读书班、《红楼梦》读书班等。读书班不属于规定的教学内容,是老师自愿发起,学生自愿参加,但实际上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读书班与课堂教学有什么不同呢?那就是读得细、读得慢,通过咬文嚼字力求贯通文字、考据、义理。我有一个《荀子》读书班,读了两年,也只读了《荀子》的三分之一。但参加的同学都乐在其中,认为学到的东西比课堂还要多。
人大国学院鼓励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给每届学生“游学”的机会——不是游山玩水,是需要交游学报告的。国学院的文化生活也是丰富多彩,印行学生刊物《国学卮言》,成立了“新风雅诗社”,定期进行诗词曲赋的创作和吟咏活动,不少作品还发表在《诗刊》《中华诗词月刊》等刊物。“元宵节”有灯谜会,“清明节”有放风筝等。这些活动不仅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也为社会所关注,同学们可以上网查一下,有很多报道的。
有网友给我留言说我把国学讲成养生国学是对国学的简单化,有的言辞还比较激烈,认为养生就是简单的几个体操动作,把国学和养生联想在一起很不合适。持有这样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在留言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的是含蓄,有的是怀疑。
“知希”可以理解为知书达礼、希世之才,江南易林认为“知希”适合作为女孩名字,寓意宝宝博学多才、智慧聪颖,能够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生活美好幸福。“君儒”可以理解为儒雅有风度的翩翩君子,江南易林认为“君儒”适合作为男孩名字,彰显男孩文质彬彬的气质,寓意宝宝勤勉好学、硕学通儒、品德突出、才华横溢。
国学至今还没有明确的定义,有学者认为凡是中国的文化学术都属于国学;虽然关于国学的定义还存在争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国学经典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国学经典浓缩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经过了岁月洗礼,
新生儿起名不仅是一门大学问,取名方法更是层出不穷。有些家长偏爱诗词取名,因为诗词有诗情画意之美;有些家长偏爱国学取名,因为国学充满文化内涵......不得不说的是,无论选择哪种取名方法,参考什么样的文学书籍,都是为了让宝宝有一个朗朗上口、寓
学习国学一般分两类,古时候就已经给区分好了八岁入学先学小学,十五岁以后才学大学。象诗词歌赋书法之类属于文化课属于小学范畴,可以满足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学四书五经,属于社会人文伦理学,古代政治哲学。
如果说,想要了解国学,那要如何下手?我这里把国学分成了两大类,一个叫“玄学”,一个叫“心学”。这里的心学与王阳明的“心学”不是一个,但又有些相同之处。王阳明的心学,讲的是“知行合一”,讲的是“致良知”,“博文”是“约理”的功夫,
中国的古典学问一般来讲是不讲分科的,儒者讲的是“万能博士”,也就是什么都懂,要是摸着哪一物不懂,可真是横竖睡不着觉,将自己视为“儒者之耻”的。曾国藩曾经将学术分为:1.义理,也就是义理之学。但是总着来讲,中国的学问者还是各有专长,各有专精的。
今睿出处:岂如今睿哲,迈古独光前-奉和正日临朝应诏-全唐诗“今睿”选自唐诗,这首诗是魏徵赞扬唐太宗所作,意思是说:唐太宗睿智而又智慧,具有深远的谋略,和超越古今的独到政治智慧。本文由江南易林宝宝起名原创锦杨出处: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绿丝-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全唐诗“锦杨”选自唐诗,这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向我们勾勒出禅师山池秀美的景象,展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
本文由江南易林宝宝起名原创思严出处: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概论-菜根谭“思严”选自菜根谭《概论》,这句话的意思是批评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不要过于苛刻,要考虑他能否接受。“景跃”在原句中是鸢飞鱼跃的意思,作为宝宝名字,更适合活泼开朗有志向的男孩,寓意宝宝人中龙凤、志向高远,能够奔得美好远大的前程。
“文”在此句中指的是有治理天下的才干,引申为知识渊博、文武全才。“望”本义是向高处、远处看,引申为希望的意思,寓意宝宝志向高远,有远大抱负。“长”指长久,引申为深远。“长”指长久,引申为深远。“长”指长久,引申为深远。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它的存在要比很多经典都要早,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更是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与灵魂。岳初出处: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舜典-尚书“岳初”选自《尚书-舜典》,《舜典》记载了上古时代圣王帝舜施政期间的政典,“岳初”在句中指的是华山的高耸正直依然如初,江南易林认为“岳初”作为宝宝名字更适合男孩,于古色古香之中彰显出男孩的胆识与气魄,寓意宝宝志向高远、初心不变。
读《道德经》,我们领悟了老子的智慧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对待学问是非常重视的,倡导传统文化和道德。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子易出处: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第05章滕文公上-孟子“子易”选自《孟子-滕文公上》,这句话的意思是:把自己的天下让给别人是很容易的,为了这天下找个贤能的人是很困难的。
本文由江南易林宝宝起名原创云远出处:2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第13章 道不远人,远人非道-中庸“云远”选自中庸,这句话的意思是斧柄啊斧柄啊,这个规则近在眼前,“云远”本义是规则近在眼前的意思,作为宝宝的名字,可以理解为凌云高远的志向。
本文由江南易林宝宝起名原创光星出处:三光者,日月星-三字经全文-三字经“光星”选自《三字经》,这句话是对“三光”的一个解释,所谓的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此句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庞大的世界,也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学习知识才能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去改造世界。
江南易林从《菜根谭》中精心整理了240个宝宝名字,个个富有为人处世的哲学智慧,对宝宝人生很有帮助,家长朋友不妨阅读下文,获得取名灵感。“嘉苗”也就是好苗子,有成人成才的寓意,父母给宝宝取名“嘉一”便是希望宝宝能够见贤思齐、积极上进,向优秀的人学习,长大以后能够成为报效国家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