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4 18:47:01 | 浏览:1606
作为西学东渐和全盘西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几千年来被视为稀松平常的中国传统文化被提高到了一个重要地位,并被冠以“国学”的称谓,国学大师因此应运而生。那么,在民国时期都有哪些举足轻重的国学大师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民国时期的十大国学大师。
NO.10 刘文典(1889—1958)
研究领域:庄子研究、校勘学、目录学、唐代文化史
主要任职: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国立安徽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西南联大教授、云南大学教授。
代表著作:《淮南鸿烈集解》、《庄子补正》、《说苑斛补》、《三余札记》等
知名弟子:吴组缃
人物评价:刘文典学识渊博,学贯中西,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校勘学大师,同时也是著名的庄子研究大师。其代表作《庄子补正》被陈寅恪称为是能够“一匡当世之学风,而示人以准则”的庄子研究开山之作。刘文典恃才傲物,狷介无比,继承了民国以来的狂生个性,曾自矜道:“古今以来,真懂《庄子》者,两个半人而已。第一个是刘文典,第二个是庄周,另外半个还不晓得!”
NO.9 熊十力(1885—1968)
研究领域:儒学、佛学、哲学
主要任职:曾任教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复性书院、浙江大学等处。
代表著作:《新唯识论》、《原儒》、《体用论》、《明心篇》等
知名弟子: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
人物评价:熊十力是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他最大的贡献是以佛教唯识学重建儒家形而上的道德本体,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新儒家”体系,影响深远。熊十力与张君劢、梁漱溟、冯友兰、方东美、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并称为“新儒学八大家”,他本人则成为当之无愧的“新儒家”开山祖师。
NO.8 钱穆(1895—1990)
研究领域:儒学、史学、宋明理学、中国古代学术思想
主要任职: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教授、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香港新亚书院创办人兼首任校长、中国文化学院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台北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
代表著作:《国史大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先秦诸子纪年》、《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
知名弟子:余英时、严耕望、李埏
人物评价:钱穆是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他毕生以捍卫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高举“新儒家”的旗帜,将中国文化展示给全世界,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又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瑞典汉学家马悦然曾评价钱穆道:“钱穆在本世纪中国史学家之中是最具有中国情怀的一位。他对中国的光辉的过去怀有极大的敬意,同时也对中国的光辉的未来抱有极大的信心。”
NO.7 罗振玉(1866—1940)
研究领域:敦煌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校勘学、目录学
主要任职:历任武昌江楚编译局帮办、上海南洋公学虹口分校校长、江苏师范学堂监督、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还曾供职清废帝溥仪,入值南书房。
代表著作:《殷墟书契前编》、《殷墟书契后编》、《殷墟书契菁华》、《流沙坠简考证》等。
知名弟子:容庚、商承祚、柯昌济、关百益、孙宝田
人物评价:罗振玉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甲骨学和敦煌学的奠基人,他毕生致力于搜集、保存、整理中国上古时期的甲骨资料,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与传播,同时还整理了敦煌文卷,并开展对汉晋木简的研究。他与王国维、郭沫若和董作宾并称为“甲骨四堂”,王国维担任过罗振玉的助手,郭沫若和董作宾的研究均受到了罗振玉的影响。
NO.6 刘师培(1884—1919)
研究领域:小学、经学、中国古代学术史、中国古代文学史
主要任职:历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文科研究所指导教师、国史编纂处纂辑员。
代表著作:《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黄帝纪年论》、《汉宋学术异同论》等。
知名弟子:黄侃、陈中凡、刘文典
人物评价:刘师培是清末民初政界的风云人物,更是一位承前启后的经学大师。他受过良好的经学训练,又善于把近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引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极大开拓了传统文化研究的新境界,在对《左传》、《周礼》以及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上获得了较高的学术地位,与章太炎并称“二叔”(章太炎字枚叔,刘师培字申叔)。
NO.5 黄侃(1886—1935)
研究领域:训诂学、音韵学、经学
主要任职:历任北京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山西大学教授。
代表著作:《文心雕龙札记》、《日知录校记》、《集韵声类表》、《说文笺识四种》等。
知名弟子:潘重规、杨伯峻、范文澜、徐复
人物评价:黄侃在传统的音韵学、训诂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重视系统和条理,强调从形、音、义三者的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黄侃师从章太炎,与其师并称“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后世亦有“章黄之学”之美誉。同时亦继承了章太炎嬉笑怒骂、恃才傲物的性格,时人称之为“黄疯”。黄侃治学严谨,生前从未公开出版任何著作,却成为海内外公认的国学大师。
NO.4 陈寅恪(1890—1969)
研究领域:隋唐史、中国古典文学、语言学、考据学、校勘学
主要任职:先后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还担任过中央研究院理事、故宫博物院理事、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史馆副馆长等。
代表著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
知名弟子:周一良、杨联陞、刘节、王力、蒋天枢
人物评价:陈寅恪是近代中国公认的史学大师,擅长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佛教史、西域史和蒙古史,在实践中发展了自乾嘉以来就不断形成的历史考据学。除此之外,他还在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等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陈寅恪的学问被著名史学家傅斯年称为“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又与梁启超、赵元任、王国维并称为清华国学四大导师,在清华任教时还被称为“教授之教授”。
NO.3 梁启超(1873—1929)
研究领域: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学理论、目录学、图书馆学、文学
主要任职:曾任京师图书馆馆长、北京图书馆馆长、清华大学国学院教授。
代表著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中国历史研究法》、《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等
知名弟子:蔡锷、蒋百里、徐志摩、张君劢
人物评价:梁启超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同时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学术研究涉猎相当广泛,几乎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有所建树,尤其在清代学术思想和史学理论的研究上最为显著。
NO.2 王国维(1877—1927)
研究领域:中国古典哲学、美学、史学、戏剧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甲骨学、敦煌学、金石学
主要任职:曾供职清废帝溥仪,入值南书房,还曾任教于清华大学国学院。
代表著作:《人间词话》、《殷周制度论》、《宋元戏曲考》、《观堂集林》等
知名弟子:顾颉刚、徐中舒、赵万里、姜亮夫
人物评价: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杰出学者,他是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体系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者,同时也是第一个将考古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学者。王国维一生学术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甲骨学、金石学、敦煌学等多方面均有造诣,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NO.1 章太炎(1869—1936)
研究领域:朴学、小学、经学、史学、佛学
主要供职:曾任教于东吴大学、北京大学等。
代表著作:《国故论衡》、《齐物论释》、《新方言》等
知名弟子:黄侃、钱玄同、鲁迅、周作人、沈兼士、马裕藻、朱希祖、吴承仕
人物评价:章太炎沟通清代学术和近代学术,连接传统与现代,在朴学、经学、史学、佛学等多方面堪称一流。梁启超称他为“清学正统派的殿军”,胡适称他为“五十年来古文学第一作家”,薛慧山称其为“权威性的国学大师”。章太炎是民国时期当之无愧的国学第一人、国学大师之首。
王国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王国维是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桥梁,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
作为西学东渐和全盘西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几千年来被视为稀松平常的中国传统文化被提高到了一个重要地位,并被冠以“国学”的称谓,国学大师因此应运而生。那么,在民国时期都有哪些举足轻重的国学大师呢?今天,达摩君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民国时期的十大国学大师
民国时期,国运艰难,华夏大地正经历着最重要的脱变,在这重要的节点,无数的英才出现,但是称得上国学大师的却唯有这十个人而已!!!(排名不分先后)梁启超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
作为西学东渐和全盘西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几千年来被视为稀松平常的中国传统文化被提高到了一个重要地位,并被冠以“国学”的称谓,国学大师因此应运而生。NO.10 刘文典(1889—1958)研究领域:庄子研究、校勘学、目录学、唐代文化史主要任职: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在西南联大课堂上,这样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日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现在,只讲未曾讲过的。” 陈寅恪真霸气,可这么霸气的他,却对一个人推崇备至。他说,“几若无涯岸之可望,辙迹
作为西学东渐和全盘西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几千年来被视为稀松平常的中国传统文化被提高到了一个重要地位,并被冠以“国学”的称谓,国学大师因此应运而生。那么,在民国时期都有哪些举足轻重的国学大师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民国时期的十大国学大师。
作为西学东渐和全盘西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几千年来被视为稀松平常的中国传统文化被提高到了一个重要地位,并被冠以“国学”的称谓,国学大师因此应运而生。那么,在民国时期都有哪些举足轻重的国学大师呢?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民国时期的十大国学大师。NO.
(导读:19世纪末,西学和“欧化主义”的刺激,自然感染了处境相似的中国学人,而真正把“国学”作为一门统揽中国学术的概念提出来,则是在西学东渐、我国社会和学术文化处于空前转型的清末民初。)1902年秋,梁启超曾与黄遵宪等人商议,创办《国学报》
曾仕强:整部《易经》,实际上,它只是讲了“3个字”而已。记住这3个字,你的一生不会犯大的过错,不会走过多的弯路,不会一事无成,不会抱憾终生。第一个字是:上。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一生都不要忘记,要不停地求上进。这个上进,就是往人生前进的方
2020年年初,有位“国学大师”在网络直播间横空出世,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关键还能免费为大家预测全国高考作文,坊间称其为“水镜先生”。“水镜先生”本名章檬,广东人,学历仅为大专,毕业后,一直在老家的一家眼镜厂打工。2019年的冬天,命运
台湾作家杨照在微博上说:“被问到台湾有谁能评论南怀瑾,我只能回应:‘难啊,他最近二十年在台湾几乎没有读者。’台湾知识界这点评断能力幸好还有。”香港作家廖伟棠也说:“南大师这些事,港台知识界皆知。这就是为什么大师去世一事在港台几无反响,因为我
中国曾经有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诸如王国维、章太炎、梁启超、赵元任他们都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一、王国维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人。 王
#头条创作挑战赛#又是一个胡说八道的国学号,连历法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就来忽悠人。这类人的特点就是讲的内容有真有假,用真的部分来增加可信度,然后再使用一些春秋笔法来混淆概念。首先,咱们的“农历”确实是“阴阳历”,而不是单纯的“阴历”。但中国人
他是国学大师,在短视频平台很容易刷到他。他手捧易经这本大书,曾经预言过2020年的疫情灾祸。他曾上过百家讲坛为观众系统讲解过易经。 他就是曾仕强,一位国学大师。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个江湖混子,有人却认为他是实实在在的大师,为推动易经的发展做出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不过可惜的是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一本《周易》。《易经》其内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辩证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