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钱穆:每个人都该有一个信仰

时间:2022-12-14 19:24:34 | 浏览:821

钱穆(1895—1990),史学大师、国学大师01钱穆先生:每个人都该有一个信仰,那就是“人性善”的信仰。人也有兽性,但经过文化陶冶、教育熏蒸,可以变化气质,教人人向善。子孝可获得父慈,兄友可获得弟恭。人心有感应,我以此“感”,彼以此“应

钱穆(1895—1990),史学大师、国学大师


01

钱穆先生:每个人都该有一个信仰,那就是“人性善”的信仰。人也有兽性,但经过文化陶冶、教育熏蒸,可以变化气质,教人人向善。子孝可获得父慈,兄友可获得弟恭。人心有感应,我以此“感”,彼以此“应”。

整个社会从一个人的心感去,不要短视,不要狭看。如岳飞是一个忠臣,在当时,他并没有感动了宋高宗和秦桧,他似乎白死了。文天祥也一样。

可是我们当知,人类世代不绝地传下,有些感应,不在当时,而在久远。他们的忠,不曾保存了宋代,却保存了我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之长久绵延。他们的一死,影响到后世,作用太大了。

中华民族到今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我们虽在当身历尽艰辛,却该有这样的信仰,奋发有为。

正如易经所指出的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经常行善的人家会有许多可以庆贺的事,经常做恶事的人家会有许多灾祸在等着它。一个人的积德行善未必能改善自己的处境,但一定会为他的后代积下“阴德”;一个人作恶多端,尽管能做高官、骑骏马,但他的债务将由子孙偿还。

喜欢做善事,积累了大量善行的人家,犹如存下许多钱那样,必然有用不完的好处留给后代。而做了许多坏事的人家,犹如欠下许多债务要子孙清付那样,必然会把许多灾殃留给子孙。

中国有两户非常独特的人家。子子孙孙都一直享受祖上的“余庆”。这就是山东曲阜孔家和江西龙虎山张天师家。

孔家和张家子孙世袭中国一文一武的尊荣地位,比皇帝的继位还要稳固。按《易经》的观点这就是祖上积善所致。


02

钱穆先生:中国人所理想,人在群体社会中,所应向往所该表现得最高鹄的即是“善”。我们亦可说,中国整部历史,正是心向于此善。中国整个民族,也是心向于此善。此乃中国学术思想最高精神所在。若没有了这“善”字,一切便无意义价值可言。……

若我们能把心学与史学配合研究,自见整个中国民族一部中国史主要精神主要向往,大可用一“善”字来概括。我们所谓善人善政,善言善行,青史留名,只是此一善。此一善字,正是儒学中至为吃重的一字。

孟子认为每个人天生就具有仁、义、礼、智四种德行。人在后天应该通过道德修养来发扬本性中的四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钱穆先生之说正契合了孟子的性善说,鼓励人们信善,修善,行善,发扬光大善的德行,而这正是最近几十年来国人在经济社会中被忽视和冷落的一种本性。当人人都在为利益奔忙时,强调善的行为就更为可贵。

回望过去,儒家思想中的很多精华部分在现代社会中都十分有意义,是对于人性的引导,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于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我们。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极大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的。

孟子还倡导“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诸葛亮在《出师表》里告诫刘后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都是要培养一种乐于为善的良好习惯。

穷则独善其身,穷不是指贫穷;达则兼济天下,达也不是说富贵


03

人生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善恶是否殊途同归?培根曾经有过一个比喻,他说行善似乎在大屋里居住,平坦、心安,行恶则好像在大海上旅行,颠簸不定。孟子认为行善才可以立命,“尽其道而死”才是人生最终的价值取向。善的修炼需经历明善、择善、行善、积善四个过程,唯有如此,才可以“立命”,善始善终的人生才过得有意义,这应该是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人不可推卸!

相关资讯

国学易经大师朱昱成在焦作市龙洞德鑫农庄隆重举办收徒仪式

易学文化是国学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一直以正统学术的身份和地位活跃于历代政治文化舞台。《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称为国粹。在当今繁荣万象的现代社会,更需加强《易经》理论知识,

国学大师力挺一夫多妻制,用两个理由,试图证明一夫一妻不合理

上次有期节目和大家聊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假设一个现代的男子穿越到古代以后,他能不能过上三妻四妾的生活呢?原以为会有很多男士向往古代的三妻四妾,但是真没想到,竟然有百分之八十的留言都表示更认同现代的一夫一妻制,甚至还有很多朋友对古代的

中国著名国学大师、教育家、书法家姚奠中四十五幅经典书法赏析

常言道,“书为心画”,“字如其人”。欣赏书法不仅仅是看功力的深厚,看点画、章法的精巧,而是要看作者的精神、胸襟、气质修养。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人的精神,人的气质的一种抽象体现与表露。因此,欣赏书法的最高境界是通过书法作品与书法家“对话,

国学大师钱穆在台北上最后一节课:你们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中国

说起现在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相信很多人都会提起胡适。胡适曾被尊为“现代孔子”,与鲁迅齐名。但实际上,有一个人,他初见就用一个问题难住了胡适,“适之无以对”,这个人就是钱穆。作为“史学四大家”,钱穆一辈子的心思都用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上的学

毛主席——当之无愧的无冕的国学大师

近年来,“国学热”一浪高过一浪,“国学班”、“国学院”遍地开,“国学大师”满街走。于丹、易中天、李零、文怀沙、曾仕强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各种祭祖活动此起彼伏,“孔子学院”开到了非洲大陆……短短数年间,国学由书橱里的“古董”,一跃为“显学”

盘点民国时期的十大国学大师,谁才是当之无愧的NO.1?

作为西学东渐和全盘西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几千年来被视为稀松平常的中国传统文化被提高到了一个重要地位,并被冠以“国学”的称谓,国学大师因此应运而生。那么,在民国时期都有哪些举足轻重的国学大师呢?今天,达摩君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民国时期的十大国学大师

十大国学大师评选,这个榜单和排名,您怎么看?

小编按:国学网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曾经搞了个“十大国学大师评选”,“十大国学大师”按票数分别为:王国维、钱钟书、胡适、鲁迅、梁启超、蔡元培、章太炎、陈寅恪、郭沫若、冯友兰。王国维当选国学大师第一人,第二是钱钟书,第三是胡适。鲁迅入选,而且排

这九位现当代国学大师是国之栋梁,你认识几个?

国学大师是指在文学、历史、哲学、古代科学等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文化巨匠,他们把国学兴亡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推动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1、戊戌变法领袖:梁启超(1873~1929年)梁启超曾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领袖

患过两种癌却高寿98岁的国学大师季羡林:长寿之道,只有三不

季羡林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说起季羡林,很多人都知道。他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还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是国际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国学家,在很多方面都是非常有成就的。但更多的人可

民国时期的10大国学大师,谁排在第一位

作为西学东渐和全盘西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几千年来被视为稀松平常的中国传统文化被提高到了一个重要地位,并被冠以“国学”的称谓,国学大师因此应运而生。NO.10 刘文典(1889—1958)研究领域:庄子研究、校勘学、目录学、唐代文化史主要任职: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神农架旅游攻略芬兰旅游网元宇宙资讯网水上乐园项目名剑球杆宝马汽车之家国债可转债行情网青岛啤酒A股奇瑞汽车资讯网报喜鸟A股冰箱品牌网赛车比赛网蛟龙果水果网玉石网五月天摇滚乐团
猪宝宝在线起名器-十二生肖取名用字宜忌、猪名字女宝宝取名、属猪女孩名字大全洋气、属猪取名禁忌偏旁、属猪起名忌讳的50个字、属相猪取名不宜用的字、属猪取名禁忌、属猪起名宜忌用字、十二生肖起名大全、生肖起名大全免费、宝宝在线起名器、在线起名神器网站。
猪宝宝在线起名器 cecezi.cn ©2022-2028版权所有